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干货!关于楼层选择的纠结 实验数据来帮你

发表于2016-04-15
标签:测量 楼层 空气 扬灰层 楼层选择 

关于楼房扬灰层的争议屡见不鲜,甚至有不少购房者和销售人员都对其深信不疑。可9—11的所谓扬灰层真的存在吗?我们收集了几位权威专家的试验检测数据和讲解,看看扬灰层究竟是什么。

扬灰层

对于不了解房地产的网友可能不清楚扬灰层是什么,简单介绍一下。所谓扬灰层是近些年广泛传播的关于楼层选择的说法,认为“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到9—11层的高度会停滞,所以这个高度的空气质量最差”。不少买房者对此傻了眼,低层噪音大,高层不方便,中间的黄金楼层又被冠以了“扬灰层”的帽子。那么扬灰层真的存在吗?我们来看实验。

首先,实验者准备了一截透明胶带,把带胶的一面朝外,然后分别把它们贴在建筑物的3层,传说中的扬灰层10层,还有29层窗外,经过48小时后,仔细对比了三个楼层的灰尘情况。三张胶带的表面都是略有灰尘,但是并没有感觉第10层的胶带上灰尘更多。为了得出最精准的实验结果,又请到了实验员用专业的仪器来检测。

除了“胶带法”,还有科研人员采用了更加精密的TSI SidePak AM510 个人气溶胶监测仪进行检测。

首先,选取一处层高26层的居民楼,其楼房朝北一侧,楼道的窗户挨着马路和一处建筑工地。在该楼选取1、5、9、10、11、15、20、26层测量PM2.5浓度,每个点测量时间为5分钟,在浓度最高与最低值中间取平均值。各楼层得出的PM2.5浓度分别是165、164、164、165、164、165、164、156(单位:微克/立方米)

专家介绍,PM2.5由于颗粒很小,在空气里经过气流的流动,混合得均匀,随高度的变化差别不大。“就好像把盐放进水里,搅拌一下,形成的盐水中每个地方的盐的浓度都一样。”

那么,颗粒更大的PM10浓度会受楼层影响更大吗?我们再看一组实验数据。

选取一居民楼B,该楼高24层,其楼房四面没有马路,周围绿化较好。在该楼选取1、5、9、10、11、15、20、24层测量PM2.5浓度,选该楼1层和10层测量PM10浓度,每个点测量时间为5分钟,在浓度最高值与最低值中间取平均值。通过对各楼层测算,我们得出八个楼层的PM2.5浓度分别是:154、154、152、150、152、156、150、151(单位:微克/立方米);1层和10层的PM10浓度则分别为193和187(单位:微克/立方米)。

相较于前者实验,B居民楼的PM2.5浓度整体偏低,且10层比1层的PM10浓度少6微克/立方米。由此可知,空气质量与建筑物周边环境有一定关系。马路旁的居民楼PM2.5比小区里的浓度高,这主要是受交通状况的影响。PM10相对PM2.5,虽然颗粒会大一些,但是其重力沉降作用依然小,所以只会在低层地面浓度相对高一些,其他更高层的分布,依然均匀。空气是流动的,不提倡说哪一层干净,哪一层脏。总体来说,楼层对于空气质量的作用远不如周边环境的影响更显著。


发表于2016-04-15

原来如此

上一页|1|
/1页